深圳热线

打造旅游升级版!巫山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2022-04-26 08:40:10 来源:重庆日报

巍峨葱郁的“三峡”间,来自各地的自驾游车辆蜿蜒穿行、纵横山水;旖旎浪漫的“云雨”里,天南海北的游客放飞心灵、拥抱自然;流连忘返的“名城”中,丰富的业态多点开花、全新的体验魅力四射……

从巫山神女之畔到高峡平湖之滨,从风光奇绝的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到情趣盎然的三峡之光,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巫山全方位多举措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384.5万人次,景区购票22.3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18.84亿元。

打造旅游升级版,这里再次掀开了新的篇章。

“推动巫山旅游升级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于巫山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定位的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巫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今年3月8日《巫山县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攻坚”)的正式发布,这一共识正在巫山全域掀起热潮。

以前所未有的认识、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定力、前所未有的力度,巫山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构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

“今年是巫山迎来高铁时代的第一年,全县上下将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举全县之力推动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就业最多、经济产值最优、财税贡献最大’的第一支柱产业。”据巫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年攻坚,到2024年,巫山全县将实现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万人以上,间接就业人数8万人以上;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15.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以上,实现旅游人均消费1000元以上;全县直接和间接旅游产业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综合贡献度达35%以上,旅游作为“绿色崛起”的新引擎充分彰显。

行到巫山,这里风景正好;坚持不懈,来日春色倍还人。

巫山,这座镶嵌在三峡腹心的璀璨明珠,将用更美的风景、更灿烂的文化、更丰富的体验喜迎天下宾客、拥抱八方友人。

擦亮底色 突出特色

凝聚“旅游第一支柱产业”的崛起合力

阳春三月,清风拂面,鲜花盛开。重装开街的大昌古镇,重现“江湖”的宁江渡,引得游人如织;《三峡之光》情景夜游游船体验一票难求……今年以来,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巫山旅游热度不减。

“关键在于巫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轻开发、重体验,促进旅游与自然和谐统一,推动观景与体验相辅相成,景区活力快速恢复、元气满满。”巫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如是点评巫山消除疫情影响、游客飙升的缘由。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今年3月巫山再启“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短短一个月,域内景点多点开花:巫山神女景区游客数量暴涨,大昌古镇人流如织,曲尺乡乡村旅游异常火爆,宁江渡成为旅游新爆点,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户外探险者竞相前往的秘境……

“坚持‘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按照全市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部署要求,巫山把旅游产业作为加快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军、主战场、助推器,以生态旅游的新举措展示巫山旅游的美好前景和独特魅力。

“县委、县政府顶层设计、高位运作,打破旅游资源区域和类别的限制,打造一批国际化景区,推出一系列多样化产品,正让全新的旅游发展提档升级,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巫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的“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只是小试牛刀,对于三年攻坚的发展,巫山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把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做好全域旅游牌,用好世界自然遗产牌、三峡牌、文化牌、云雨牌、红叶牌、江城牌等特色牌,推出新举措、打好组合拳、延长产业链,一系列新举措为巫山旅游撑起一片全新的天空。

描绘一张蓝图,实行高端引领。巫山编制出台了《巫山县城市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十四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实施方案,构建“一地四支撑”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以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

打造一批精品,提升旅游品质。随着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推进“五里坡”“大昌湖”等生态价值转化,打造生态旅游“爆款”;做优巫峡·神女景区南北水陆环线,打造神女峰、净坛峰、神女天路、神女溪、文峰等精品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力打造“摩天岭森林、平槽乡居、航空旅居、春泉度假、青山田园”五大小镇……把游客引过来、留得住、玩得好,把特色产品带出去,让美景、美食、美味口口相传,这里正持续拓展巫山旅游的知名度、舒适度和美誉度。

整合资源 强化推介

打响“神女恋城·红叶巫山”的品牌名气

春有百花赏,李花、桃花、油菜花、柑橘花争奇斗艳、遍地飘香;夏有凉风纳,山地气候特征明显,红椿乡、邓家乡、梨子坪、摩天岭都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有红叶品,江山红叶是巫山著名秋景,也是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冬有冰雪耍,一到冬天就是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一年四季五彩缤纷,巫山旅游美轮美奂。

“打造旅游升级版,着重在向生态要效益、向美丽要经济,关键在做好旅游营销。”巫山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巫山在三年攻坚中明确旅游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品质意识、品位意识,构建城市公共品牌矩阵,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依托巫山“生态”“人文”两个宝贝,在“神女恋城·红叶巫山”总品牌下,将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营销体系,让生态观光游的“全景三峡”品牌、生态康养游的“巫山云雨度假区”品牌、夜景体验游的“不夜巫山”品牌、探险科考游的“龙骨坡”“五里坡”世界级品牌等成为“拳头”产品。

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巫山整合资源开发设计融合多元素为一体的长短结合的旅游产品,用精品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目光。兼具文化、科技、娱乐三位一体的全新文旅夜游演绎产品《三峡之光》就是其中代表作。

夜幕四合,繁星点点,诗词与美景共赴一堂。每当夜幕降临,巫山旅游码头就会人潮涌动。“登船既可赏‘两江四岸’建筑集群创意光影,又能体验汉、唐、宋不同风格游船,古今穿越,夜游演绎,游客们用‘观赏+体验’的全新方式参与,玩得不亦乐乎。”巫山县旅发集团总经理王先锋如此感叹“升级版”的盛况。

创新供给,精彩纷呈。巫山持续举办春季“李花节”、夏季“避暑季”、秋季“红叶节”、冬季“滑雪季”四季活动,同时贯穿全年举办“不夜节”等系列活动,将引导和带动全县文旅经济良性发展,为丰富游客体验送去更多的欢乐和选项。

树立“大宣传”理念,全面协调引领,连续推出主流媒体、综艺等系列宣传,网络、电视、平媒融合联动,实现文旅推介宣传持续升温。

就势而上,顺势而为。“今年是巫山迎来高铁时代的第一年。今年4—5月,巫山将在高铁沿线城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营销活动,推出坐高铁游三峡、坐高铁会神女、坐高铁赏云雨、坐高铁摘脆李、坐高铁吃烤鱼等一系列营销活动。巫山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巫山借此打好“三峡牌”、唱好“三峡戏”,将进一步扩大巫山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敞开山门 提升质量

塑造“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格局

旅游是巫山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域旅游是巫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今后所有工作都要考虑是否符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用旅游思维来指导巫山的发展——这样的意识已经写进了巫山三年攻坚的脉络。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旅游要素相对分散,曾是巫山小三峡旅游发展的瓶颈。“过去游览小三峡景区只能通过游船进出,而且也无法与周边景点形成串联,游客不仅游览方式相对单一,景区辐射带动也受限。”巫山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好在这里即将迎来新变化。

这里的变化源于三年攻坚行动中,巫山至大昌高速公路的修建。“目前这条路已经修建完成90%,未来随着道路的修通,游客不但能通过水陆两种方式实现不同游览体验。该道路还将串联起小三峡、大昌古镇、大昌湖湿地公园、双龙镇安静村鱼头湾、石上生花乡村旅游点等多处景观景点,形成小三峡东西水陆环线,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多种类的观光游览供给。”该负责人介绍。

“塑造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需要跳出旅游抓旅游。”巫山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巫山县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旅游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号令枪打响以来,巫山全县上下已牢固树立“一切围绕旅游转”的意识,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地。依托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正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业态、全链条夯实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加速改变全县旅游面貌。

全域旅游,城市为要。围绕巫山县提出的建设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公园城市、人文城市和智慧城市“五大城市”目标,巫山县正着力开展城市品质全面升级攻坚行动,做精城市管理,加速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将县城建设成大三峡旅游“会客厅”、游客“集散地”、美食“聚集区”、网红“打卡地”。全域旅游,交通为先。巫山加快实施旅游交通保障整体升级行动,推进交通服务旅游化,加快推进旅游通景公路、旅游连接线建设,加快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大格局。全域旅游,服务为基。这里接续实施旅游住宿配套效能升级、特色餐饮重点升级、服务质量标准升级等一系列行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寻求蓄势突破,系统谋划也应时而出。三年攻坚中,总计8个类别65项年度具体任务,从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到重大合作,为巫山县全域全面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刻下了鲜明的注脚。大手笔谋划大项目,大项目催生大发展。可以预见,伴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将点亮巫山旅游的名片,使旅游产业由“树木”长成“森林”。

关键词: 打造旅游升级版 巫山加快建设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综合收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