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司马懿为何选择在暮年造反?

2023-03-17 08:52:40 来源:可可情感网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政权。而在那一年,司马懿刚好70岁。在古代,70岁已经属于难得的高龄。正所谓“人到七十古来稀”,司马懿为何选择在人生的暮年造反?到底是实力不够,还是有所畏惧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就要从司马懿的生平说起了。

司马懿生于河内温县,其家族是东汉著名的豪门世家,世代官宦。他的兄弟一共有8人,被称为“司马八达”,与颍川荀氏的“荀氏八龙”相齐名。

在荀彧的推荐下,司马懿进入了曹操的视野。于是,曹操亲自给司马懿写信,将他任命为自己的掾吏。然而司马懿却以生病为名,执意不从。司马懿这点小伎俩,自然瞒不过老奸巨猾的曹操。在曹操的逼迫下,司马懿“被迫”出仕,被任命为文学掾。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懿之所以不肯出仕曹操,是因为他预见到曹操对他的忌惮。但在笔者看来,这个观点比较荒谬。毕竟当时司马懿一没当官,二没立功,三没显露出过人的才华,曹操根本犯不着忌惮他。司马懿之所以不出来当官,不过是当时士人的常规操作,只是为了立住“不好功名”的人设而已。

至于史书中所谓“鹰顾狼视”、曹操梦到“三马食槽”的记载,不过是后人为了证明司马氏乃是天命所归而杜撰的故事而已。

在曹操手下,司马懿并不太显山露水,他兢兢业业地在基层工作,从来不出错。而在那个时期,司马懿还初次显露出其过人的奇谋。

首先在公元215年,司马懿随曹操平定了汉中的张鲁。随后,司马懿立即进谏于曹操,希望他直接挥师南下,占领益州,驱逐刚刚占领了成都的刘备。然而曹操并没有听从这个正确的建议。

其次在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打得曹操要迁都。而司马懿当即为曹操出主意,让他联合东吴孙权,偷袭关羽的后路,围困自然就会解除。其后,曹操果然修书一封,与孙权结好。而孙权果然派遣吕蒙袭取荆州,杀死了关羽。

在曹操手下,司马懿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曹操的信任。于是,曹操将司马懿任命为太子曹丕的属吏,与陈群等人并称为“四友”。在曹操时代,司马懿没有立下军功,且为曹操所压制。在此时发动叛乱,无异于自杀。

曹操死后,曹丕立即将司马懿委以重任。但在此时,司马懿并未像后来一样,掌控千军万马,而是主要承担后勤工作。曹丕带兵出征,司马懿便会坐镇于许昌。也就是说,曹丕时代的司马懿,就相当于刘备时代的诸葛亮。作为对手的两个人,其行动的轨迹,是非常相似的。此时的军队,仍掌握在曹氏、夏侯氏,诸如曹仁、曹洪、曹休等人手中。功高如张辽尚且不能独立领兵,更何况没有立下什么战功的司马懿?没有兵权,司马懿靠什么造反呢?

公元226年,39岁的曹丕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曹叡登基。曹叡虽然年纪不大,却才华横溢,大谋士刘晔曾评价他是“秦始皇、汉武帝的胚子”。而在曹叡时代,司马懿终于得以执掌兵权,独立领兵。

就在曹叡登基的当年,司马懿首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华。他被派往江东前线抵御东吴,并击败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斩首千余人。其后在孟达之乱中,司马懿又奇迹般地“8天突袭1200里”,顺利到达上庸,斩杀了孟达。挫败了诸葛亮策反孟达,占领上庸的计划。

消灭孟达后,司马懿逐渐得到了曹叡的信任。而随着曹休、曹真的相继去世,原本执掌兵权的曹氏、夏侯氏则面临着人才的青黄不接。于是,曹叡一反之前的惯例,派遣司马懿前往关中抵御诸葛亮,假节钺,成为“西北方面军”的统帅。在曹操、曹丕时代,让外姓人士担任方面大帅,是不可想象的。

在诸葛亮北伐中,司马懿以“龟缩”战术,成为迫使汉军粮尽退兵,而诸葛亮也病死在了五丈原。虽然司马懿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但确实没有让诸葛亮占领寸土。凭借此功劳,司马懿的职务步步高升,终于位列三公,就任太尉。而司马懿则继续驻守于长安,监视蜀汉的动向。而在此期间,司马懿却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后来消灭蜀国的名将——钟会和邓艾,就是司马懿一手提拔的。

公元238年,辽东军阀公孙渊发动叛变,而司马懿临危受命,率领数万大军,前往辽东。当时,辽东遥远而寒冷,后勤压力非常大,况且公孙氏军阀在当地经营已久,论谁都没有把握,一定能干掉公孙渊。

然而此时的司马懿,其军事指挥已经趋于化境,他仅用180天时间,便攻陷了辽东首府襄平,杀死了公孙渊,成功拔掉了这颗毒瘤。与此同时,号称“长者”的司马懿还在襄平大开杀戒,屠杀数千百姓,还将剩余的百姓强制迁离。

公元239年,司马懿班师返回洛阳,而曹叡已经病入膏肓。此时的司马懿,以其过人的战功和威望,得到了曹叡的充分信任。因此在病榻前,曹叡流着眼泪,将8岁的太子托付给司马懿,甚至还让太子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让太子“以父事之”。很显然,曹叡是在模仿刘备的白帝托孤,将司马懿比作了诸葛亮。而在当时,人们还真将司马懿视为“诸葛亮第二”,并将诸葛、司马二人并称为“二相”。

很多人相信,司马懿一定会与诸葛亮一样,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貌似忠厚的司马懿,却于11年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那么,司马懿为何要在70岁时,发动政变呢?

在笔者看来,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并非冲着篡位去的。因为与他同为辅政大臣的曹爽确实大权独揽,不仅架空了司马懿,还得罪了朝臣和太后,搞得天怒人怨。因而打从一开始,司马懿的目标是铲除曹爽,维护朝廷的平衡。

因此在当时人看来,高平陵之变非但不是叛乱,而是一场铲除国贼的正义之举。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的行动才得到政界大佬蒋济、高柔等人的帮助。

然而让曹爽被铲除,形势却完全变了。因为曹爽,是曹氏、夏侯氏势力中的最后一个领导者。曹爽被夷灭三族,使曹氏、夏侯氏势力彻底没落。与此同时,由于曹丕对曹氏诸侯制定了严厉的管理制度,导致他们无法对外姓篡位进行反制。

因此,司马懿举目四望,发现能够制约自己的势力已经没有了。无论是威望还是势力,司马氏都成为曹魏的执牛耳者。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迈上了权力的巅峰,哪有退下来的道理。古话说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总之,司马懿之所以在70岁篡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司马懿活得长,而曹丕、曹叡均英年早逝,曹芳年纪幼弱。如果曹丕、曹叡稍微活得久一点,司马懿根本不可能上位成功;

二、司马懿直到47岁才真正带兵,50多岁时才成为方面大帅。因此在建立过人的军功之前,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提前篡位;

三、曹氏、夏侯氏人才青黄不接,曹爽极端无能、几乎得罪了所有政治势力。如果曹爽稍微能干一点,司马懿根本连一丝机会都没有。

四、曹丕苛待宗室,导致司马懿大权独揽时,每人都对其作出反制。

关键词: 司马懿 辽东 公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