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广元旺苍:大学生返乡创业 山村古茶园焕发生机

2025-11-28 10: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7日电 (马雯 唐福升)“家乡的古茶树,是我们祖辈留下的绿色财富,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山的记忆。”站在广元市旺苍县大两镇的千亩古茶园区,王勇轻抚着一棵挂牌保护的古茶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位“95后”青年,用知识与行动,让沉睡的古茶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资料图片)

2017年,王勇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毕业,面对家乡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现状,他毅然选择返乡。“读书不是为了离开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带领家乡走出贫困。”他说。

初心如磐:赤子归乡 沃野种下新希望

刚毕业时,王勇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同学们纷纷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他的心里却早已种下一颗返乡的种子。“每次假期回家,看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心里就不是滋味。”王勇回忆道,“读书不是为了离开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带领家乡走出贫困。”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成了他创业路上最坚定的信念。

2020年,王勇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决定开启他的创业之路——种植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是基于我的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二是基于土地的性质。”他从高中起便立志发展家乡农业,梦想从最熟悉的领域开始。

他带头成立芳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脱贫户开垦荒地,种下30余亩金银花,养殖50多箱中蜂。“花开那段时间,我们天不亮就上山,因为清晨和上午是最佳时间。此时花苞刚刚开放,香气最浓,养分最足,且未被太阳暴晒,能保留最佳色泽和形态。”王勇说,他看到第一批金银花盛开时,大家脸上都笑开了花。第一年,合作社的收入达到了10万余元。

匠心守护:点“茶”成金  古韵焕发新生机

初尝甜头的王勇并未止步于此,依旧在找寻更多带领家乡致富的路径。一次巡山时,他发现许多古茶树因缺乏管护而日渐凋零。“这些可是活了上百年的宝贝啊!”痛心之余,他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些“活化石”。他又成立汇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古茶资源保护与开发。

创业维艰。起初,村民对他的做法不理解:“这些老茶树能值几个钱?”王勇不争辩,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带着团队翻山越岭,对500余亩古茶园进行系统普查,给每棵古树都建立档案。为学习先进的管护技术,他自费前往福建、云南等茶叶主产区取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种植心得。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采茶和制茶,更是守护这片活着的文化遗产。”在王勇的推动下,园区完成了步游道、防旱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行防腐、防病、防荒、防老化、防破坏的“五防”管护机制。最让他自豪的是,公司已取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申报古茶树保护与开发相关专利1项,正在申报实用及发明专利22项,并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选育特色品种。

古茶树发的不仅是新芽,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王勇说:“未来,我们要让更多人因茶而归、因茶而富,让这片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这一年,古茶园收入达62万元,带领周边群众增收8000元。

雄心拓链:茶香万里  产业绘就新蓝图

在茶叶加工车间,王勇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宝贝”——一套全新的制茶设备。“以前茶农都是粗放加工,现在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既能保留古茶独特风味,又能确保品质稳定。”说着,他捻起一撮新茶,青翠的叶片在指尖舒展,醇厚的茶香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2023年,该公司正式推出“古茶三品”系列产品,通过分级采摘、分类加工,实现“一叶三品”——春采嫩芽制精品,夏取壮叶做大众茶,秋收老叶深加工。这一年,公司年产茶量突破200斤,产值达30万元,古茶身价倍增。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创新推出“古茶认养计划”,吸引北京、成都等地的茶友线上“云养茶”。认养人可通过视频实时查看古树生长情况,秋季还能亲自来体验古树采摘制作。目前,已有30余棵古树被认养,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

“我们要让茶叶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王勇说。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茶叶收购等方式,公司带动周边70余户200余人增收,户均年增收8000元。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聚宝盆”。

王勇的梦想不止于卖茶。他积极推进“茶旅融合”,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古茶产业链,体验采茶制茶,入住特色民宿,全方位感受茶乡魅力。

“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我们要让每一片叶子都释放最大价值。”望着连绵的茶山,王勇目光笃定。古茶树发的不仅是新芽,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小山村进的不仅是新人,更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这片青山,正在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完)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