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天气渐暖。西滩乡老龙湾村的村道整治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施工车辆、人员忙而有序。
该项目全长5.6公里,路基宽6.5米,共整治提升5条村道,总投资535万元,惠及2个乡镇、8个建制村。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村级道路环境,提升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降低农业资源和生产资料的运输成本,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这只是门源回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交通先行促发展的一个缩影。198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30公里;2009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17公里;2022年,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4647公里……一组组数字、一条条通途,见证了门源县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和全县人民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谋划路网提升“一揽子”计划
过去,由于路网等级和密度较低,门源县虽地处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但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大项目、大企业难以入驻,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门源县委、县政府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学谋划门源交通路网提升“一揽子”计划,先后掀起了以县际公路建设、县乡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大会战,一系列“组合拳”犹如一把开山巨斧,劈开了封闭与沉寂,凿刻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随着门源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兰新铁路途经青海并在门源县设立停靠站,338国道浩克段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张汶高速公路扁都口至门源段建成通车,持续巩固门源县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岗青一级公路、铁麻公路、青克公路等主干路先后建成,显著加快了全县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目前,门源县境内拥有国道3条298公里、省道3条355公里、县道11条288公里、乡道53条599公里、村道634条1212公里,曼大高速公路、扁门高速公路、338国道、227国道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线、村组道为脉络的路网体系,境内干线道路形成“六纵四横”的新格局。
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0余项
乡村振兴,基础在交通;全面小康,支撑靠交通。近年来,门源县交通运输部门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实现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路通车通民心通、村村致富产业兴”,成功激活乡村振兴“密码”。
“十四五”以来,门源县积极争取落实财政扶贫资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村通畅工程、贫困村旅游景区道路配套工程等项目30余项,落实村道升级改造工程150余公里,逐步补齐农牧区道路基础设施“短板”,县域路网格局日趋完善,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同时,门源县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交通建设项目,使农村公路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带”,加快打造全省重点乡村旅游目的地。
此外,门源县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先后投入巡游出租汽车100辆、新能源公交车78辆,开通县境内班线23条,建设乡镇客运站及招呼站24座,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广大群众“出门有车、说走就走”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当地大力推进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以及学生、儿童票价优惠等交通惠民政策,并将现有的23条农村客运班线向偏远自然村延伸,目前已延伸至15个偏远村,让新能源公交串联更多村落,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获得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