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赫德职业讲座 | 中科院尧博士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宇宙 探索自我! 环球短讯

2023-04-14 10:13:09 来源:国际教育网

上周,北京赫德隆重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尧中华博士造访校园,分别为中学和小学低段的学生们带来职业讲座以及科普讲座。

虽然演讲的主题和内容并不相同,但却是同样的精彩纷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尧博士金句频出的讲座吧!

尧中华


【资料图】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获空间物理博士学位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比利时列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资助主持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建设

曾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Arne Richter Award、

亚太地球科学学会和美国宇航局卡西尼飞船杰出团队奖

担任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国际小组(比较行星学研究极光)组长

多次担任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项目合作科学家和美国宇航局项目通讯和会评专家

脚踏实地

中学部

赫德远见中学职业讲座

讲座一开始,尧博士在同学们崇拜的惊呼中,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 其实我最开始是学习化学专业的,之后进入了理论物理这个领域,经过了一个阶段比较枯燥的学习,我逐渐发现空间物理更加吸引我,于是我先后开启了土星和木星的研究,除此之外,我还负责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项目。”

职业规划与兴趣探索

这时,有些同学提出了疑问:作为一名顶尖科学家,为什么尧博士的科研领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引出了尧博士讲座的第一个问题—职业规划与兴趣探索

尧博士给同学们解释道:自己的科研之路虽然看起来有一些“分散”但对于自身而言,其中暗含着一条非常明确的主线,而这条主线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兴趣以及选择。

尧博士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当我在研究理论物理的时候,我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推导,我时常感到有些吃力也有些枯燥。与此同时,国家也正在加大力度投入空间物理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木星方面,这正好与我的专业和兴趣相契合,又可以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于是我就做出了从理论物理转向空间物理的选择。”

听到这里,同学们对于今后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思考:有时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但有时我们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代的方向及时调整奋斗的目标。

热爱与坚持

接下来,尧博士给同学们揭秘了一个科学家的日常。尧博士目前在五所大学授课,平日里跟进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培养年轻的研究生。赫德的同学们不禁感叹,如此大的工作量,再加上科研条件有时十分艰苦,尧博士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这里,是尧博士想要与同学们强调的第二个重点—热爱与坚持

尧博士表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一词看起来简单,却是支持他能走到今天并且还在不断进步的“源动力”。正是因为热爱,再艰苦的环境都抵挡不住对科研的向往,当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一切的付出都是如此值得。

尧博士说:我们不是为了艰苦而艰苦,我们是为了热爱而艰苦。这正与北京赫德中学部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我们的同学始终相信:热爱至上。我们也始终鼓励孩子们去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领域。在热爱的加持下,我们的努力便有了动力,更有了重量。

会思考的人

才能引领自己的人生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也做好了坚持奋斗的准备,是否就一定会成功?尧博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同学们,此时距离最后的成功,还需很重要的一点--思考。

尧博士回忆道:曾经有学生过来问自己:“老师,我应该研究哪些课题呢?” 尧博士直截了当地告诉这名学生:“这是你自己需要想明白的问题,如果我来告诉你接下来的研究方向的话,那我为什么不去自己研究呢?”

在留学多国之后并且在多所大学任教之后,尧博士发现中国的孩子们普遍忽视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于是尧博士和同学们再三强调:会主动发现问题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会主动思考的人才能赢得未来。

多领域发展

选择未来职业

最后,尧博士给在座的同学们总结了学习和职业建议:多领域发展,选择未来职业。

有同学向尧博士提问:是不是想要研究行星,只能学物理专业了呢?尧博士耐心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是许多同学们的一个小误区,其实一项工作的完成,背后涉及的领域和专业非常的多。拿我们的日常工作为例,想要成功发射一颗卫星,前期需要理论研究者完成大量的计算和模型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研究材料的专家研发出合适的卫星材料;在发射之前,还需要工程师反复地确定发射计划以及卫星的轨道;当卫星成功发射,为了让大家都能了解到科技的进步成果,还需要作家和艺术家把这个成果写成文章或者拍成电影,与全社会共同分享。

因此,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视野拓宽,多思考多尝试,最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未来,北京赫德将继续邀请各行业大咖带头人,为中学部的同学们带来职业系列讲座, 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前实现学业规划,设立人生目标!

迷你太阳系

小学部

北京赫德小学部科普讲座

北京赫德小学部G2的孩子们目前正在学习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包括行星是如何绕着太阳公转以及它们不同的特性等。于是作为课程的拓展部分,尧博士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带着孩子们遨游太空的科学家叔叔。这次,孩子们要一起去全方位了解太阳系的行星之王—木星。

就像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一样,木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王。那么,为什么木星能够“打败”太阳系其他一众行星,成为最“厉害”的行星呢?往下看!

在太阳系中

木星的体积和质量最大

木星的直径非常长,如果把地球沿着木星直线排列,11个地球都无法赶上木星的直径长度;除了体积,木星的质量也是十分巨大的,一个木星的重量大约等于300多个地球的重量,甚至比太阳系其他所有的行星的重量之和还要大。

但是你知道吗?虽然个头大,但木星其实是一个气态行星,它的固态内核非常非常的小哦!所以有些想要“移民”木星的小朋友们,听了尧博士的科普之后,就明白为什么“广袤”的木星并不能容纳人类居住了。

在太阳系中

木星的卫星系统最丰富

小朋友们都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不断地绕着地球旋转。但是,倘若我们乘坐一艘飞船来到木星的表面,一抬头,我们能看到满天的“月亮”。在太阳系里,木星拥有最为丰富的卫星系统,多达79颗。

对木星的观测在伽利略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伽利略有非常多的伟大发现和发明,其中之一就是改进了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能够将物品放大30倍,于是人们可以用它来观测和研究天体运行的规律和轨迹。

在1610年,伽利略通过他的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木星周围还有四个小天体:它们时而在同一侧,时而分布在木星的两侧,甚至有的时候跑到木星的背面,看不到了。于是伽利略大胆地推测:这四个小天体是木星的卫星,它们围绕着木星旋转。在当时,人们推崇地心说,认为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转,而伽利略的这一发现对于日心说的确立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太阳系中

木星空间环境能量最高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发现,人们将木星的四个小卫星称为伽利略卫星群,这四个小卫星也一直是人类特别关注的对象。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能量“爆表”,有的甚至还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其中一颗卫星木卫一是太阳系最活跃的天体之一,活火山数量非常庞大,火山喷发也十分频繁。 2022年1月,地球上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喷到了差不多60公里的高空,刷新了一个世界纪录。而木卫一上的火山,最高能喷发到300公里。这其中的差别可见一斑。

由于木卫一的体积比较小,所以它的引力也要小很多。木卫一一边绕着木星转,一边不断有火山喷发,这些喷发物质不停地往木星的空间环境中扩散,并且通过碰撞、电离等等过程形成高能量的带电粒子,行程高能的空间环境,包裹着整个木星。

科学家们将这个环境称为飞行器的噩梦。如果人类要去探测木星,一定会经过这个非常恶劣的高能高辐射空间环境。所以理解木星的空间环境对于我们将来探测木星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学习的最后,尧博士还与孩子们共同设下一个约定:等到2030年中国探测木星的时候,今日的孩子们也都长大成才,到时候,他们将一起接过尧博士的接力棒,为祖国的科研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