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发现山坡上的秘密

2025-09-21 08:41: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生活即教育”,要敏锐捕捉幼儿兴趣点,支持其深度学习。当孩子们在山坡上发现黄皮树的生长差异时,这个看似普通的自然现象,悄然成为打开生命教育的钥匙。

一次种植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同片山坡上的黄皮树存在显著差异:“为什么同样的土地,有的树结果多,有的树结果少?”这个发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探究的涟漪。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记录观察结果:在果实多的区域画满小圆圈,用深绿色代表叶片,根部用细密线条表示肥沃土壤;果实少的区域枝条较细,叶片浅绿或卷曲,根部线条稀疏偏黄。教师将这些图画贴在观察角后,孩子们常讨论,“这边果子长大了,土润润的”“那边叶子黄了,还被树挡着光了”。

在初步讨论时,有教师提议用塑料薄膜覆盖结果少的枝条以保温,但立刻有教师反问:“人为改变自然条件得来的数据,还能反映植物的真实需求吗?”经过深入交流和头脑风暴,大家逐渐达成共识:真正的科学探究应尊重自然规律,孩子们需要学会在观察中等待、在等待中理解,科学探索不是改造自然,而是理解自然的智慧。

孩子们用符号标记关键因素:太阳贴纸表示光照充足处,半太阳符号表示光照受影响区域,小水滴表示常浇水处。当穿胶靴的果农叔叔蹲在泥地上画土壤剖面图时,孩子们挤成半圆,小手指着图中的蚯蚓洞惊讶地说:“原来黄皮树喝的水要经过这么长的地下通道!”他们用树枝在泥地上模仿水分运输路径,裤脚沾满春日的泥点,眼睛里闪烁着发现自然的喜悦。

邀请懂农业的家长参与后,孩子们用不透光布给结果面枝条搭“小帐篷”,修剪遮挡无结果面的杂枝。某天,孩子们发现无结果面的枝条竟在悄悄向阳光倾斜。“它自己在找太阳呢!”孩子的这句话,藏着对植物生命的理解。当“布被风吹掉”成为新问题时,孩子们围坐讨论,“用石头压边角”“用绳子系树枝”,尝试分析与解决问题。

探索延伸到其他果树后,孩子们成立“山坡护卫队”,共同约定:不掰树枝、浇水前摸泥土干湿、留部分果实给小鸟。他们用丝带标记果树的光照情况。在山坡上的“自然发现角”里,分类摆放着落叶、果实,上面贴着孩子们画的标签,丝带在风中轻扬,仿佛自然写给孩子们的诗。

某个雨季后的清晨,无结果面的枝条突然缀满青果。孩子们围成圆圈,糖糖轻轻触碰果皮上的水珠:“原来它不是不会结果,是在等我们学会给土壤松土、给蚯蚓搬家。”这片山坡最终没有成为“完美果园”,却成了真正的自然课堂,它告诉孩子们要懂得在敬畏中克制,在克制中滋养。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盐灶幼儿园剑桥郡分园)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1日 第03版

关键词: 深圳热线 最新资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