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妈妈赌气,女儿赌命:我想给所有父母提个醒,请别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2022-11-25 19:14:08 来源:国际教育网

下班刚回到家,我就看到了这样一幕:

儿子双手握成拳头,嘴唇紧紧抿着,眼睛死死地盯着老公,眼神里满满的怒火,就像看仇人一样,怒吼道:“我恨你——!”

老公也不甘示弱回应道:“是吗?如果你死了我也不会在意的!”


(资料图片)

我连忙把拉开父子俩,生怕下一秒他们就会打起来。然后,我开始向老公了解事情的经过。

原来,儿子闹情绪不想练字,几番督促没用后,老公开始赌气:“你要是再不好好写,我就把你的乐高全部扔掉,明天你也不用上学了。”

儿子居然也生气了,说他每次就知道这招。

儿子不过12岁,就如此不听管教,老公气得不轻,胡乱抓起一堆乐高就要扔垃圾桶,儿子见势,竟跑到书房拿出老公珍藏的酒,也要扔掉。

两个人谁也不肯让一步,于是才有了我刚才看到的那一幕。

我特别无奈,其实,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儿子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全、生活阅历不足,难免不理智,往往表现得“意气用事”。

作为父母,若只顾赌一时之气,那倒比孩子更像孩子。

想教育孩子,结果,却让彼此的关系水生火热,不仅无助于教育,反而容易伤害到孩子。

01

赌气,从来不是教育,而是泄愤

一位资深家庭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常常歌颂父母之爱的无私,却忘了有些父母是真的会和孩子斗气斗狠的,就是你把我气成这样,我也要报复回去。

赌气,从来不是教育,而是泄愤。

山东淄博,一名13岁女孩因为遭受妈妈训斥,一时想不开,反锁了房间门,坐在6楼窗边。

消防员赶到时,女孩双腿已经伸出窗外,情绪很激动,随时可能跳楼轻生。

为了女孩的安全,消防人员劝说妈妈先跟女孩道歉,把女孩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说。

可这位妈妈却双手环胸,直接走开,直言自己是不可能和女儿道歉的。

孩子要轻生,妈妈却在赌气。

消防员又气又急,忍不住问妈妈:

“她是你亲生的不?”

“道歉的话如果你说不出口,我教你一句一句地说行不行?”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妈妈仍在较劲,不肯妥协,理由也很简单:“她每次都威胁我你知道吗?”

评论区有位网友的留言很犀利:孩子的脾气都是你带出来的!你爱赌气,孩子就敢赌命!赌的就是谁更狠!

话糙理不糙,父母和孩子赌气,其实就是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

此刻,家的港湾沦为战场,父母变成了敌人,亲子间没有亲情,只剩输赢。

更让人觉得难过的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任性父母并不少见。

有一位妈妈,因为儿子写作业磨蹭,便“威胁”儿子不写作业就不许吃饭。

儿子无动于衷,妈妈就抽儿子一通。

斗争到最后,儿子还是不写作业,妈妈就赌气不让儿子睡觉。

儿子困了躺在地上就睡,妈妈就拿针“恐吓”儿子——妈妈要求儿子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一合眼就扎一下。

在上海开往苏州的高铁上,一对母子发生了争吵,母亲要求男孩看书,儿子以车上看书伤眼睛为由拒绝了。

妈妈气不过,就丢下儿子自己提前下了车。

儿子不过12岁,身无分文,也没有带手机,下了高铁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意外,妈妈却仍要赌一时之气。

在辽宁,一妈妈因为女儿不好好上网课,一气之下,便拖着女儿去跳海。

海浪一层接一层,女儿半个身子都被淹没,更因为害怕哭得撕心裂肺。

但妈妈却丝毫不为所动,死拽着女儿往深海走……

孩子不听话,父母有情绪是人之常情。

可一味的和孩子较劲、赌气,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只会让孩子深刻的感受到父母的狠心,而不是教育。

这样的“赌气式”育儿,虽然在行动上赢了孩子,却从孩子心里输了爱,也输了亲情。

多年以后,孩子可能会忘记你因什么而生气,却一辈子记得你盛怒的样子。

02

父母赌一时之气,孩子一生没底气

樊登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个德国小男孩和爸爸约定好下午一起做木工活,结果男孩因为在外面玩得太兴奋,就把这件事忘了。

等他回到家时,爸爸已经开始在干活了,男孩怀着内疚的心情给爸爸打下手,各种帮忙。

可是不管男孩如何示好,如何努力干活,爸爸就是不搭理他。

于是,男孩的心情由内疚变成愤怒,再由愤怒变成失望,最后由失望变成冷战:“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了!”

多年以后,男孩渐渐长大,渐渐懂事,但对这件事却始终无法释怀。

每每想起那个下午,爸爸不理自己的画面,他就会特别无助和绝望。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惩罚孩子,会赌气让孩子在错误里待久一点。

其实《正面管教》一书早就告诉了我们:

父母情绪化的惩罚会带来愤恨、报复、反叛、退缩,唯独不会带来反思和改变。

想起豆瓣上一位网友的经历,从小,楼主的妈妈就喜欢用赌气来解决问题:

她吃饭磨蹭,妈妈等到半小时的沙漏流完,就直接收走碗筷和饭菜,根本不管她吃饱没。

她偶尔贪玩忘记做家务,妈妈就会一直黑着脸,不和她说一句话。

回家路上和妈妈起争执,妈妈就直接让她从电动车上下来,让她自己走路回家。

……

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下,她每天都生活得小心翼翼,紧张敏感。

她不敢哭不敢闹,什么事都自己消化。性格上也越来越胆小懦弱,不敢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凡事都看妈妈的脸色行事,做一件事情前,她首先考虑的是妈妈会不会生气。

电影“狗十三”有这样一段台词: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一言不合,就和孩子赌气,是父母给予孩子最深的恐惧感。

如同钝刀子割肉,一刀一刀地折磨人心,生生地割裂了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健康的心理。

03

高情商的父母,都擅长给孩子台阶

听说过一段很有道理的话:

为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都有一个怕:怕自己没有父母的“架子”,会管不住孩子。怕不给孩子“教训”,孩子就会蹬鼻子上脸。

所以当亲子间有冲突、有矛盾时,我们常常反应过激。

但其实,管教的目的应该是修正行为,而不是真的跟孩子赌气。

是啊,和孩子赌气,其实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高情商的父母,不会高举父母的权威和孩子较劲、赌气,而是放下身段,放下架子去给孩子一个台阶,成就孩子的成长。

不禁想起作家“钱儿爸”韩涛与儿子争执的经历。

有一次,儿子因为惦记着去玩iPad,在完成画画作业时,随意画了几笔就交差。

钱儿爸看出儿子是应付了事,便批评道:“你如果不想画可以不画,随便敷衍几笔,是凑活了事,你把它拿走吧。”

本以为儿子会就此认错,结果儿子非但不道歉,反而眉头一皱,胸脯一挺,大吼:“你让我拿走,我偏不拿走,我就不!”

钱儿爸脾气顿时也上来了,大喊道:“那你别拿给我看,因为这样的东西我不看!”

“不看就不看,我今后也不画了!”

“别拿这个吓唬人,你爱画不画!”

彼时,儿子不服不忿,钱儿爸憋着一股火,两人就这么僵持着。

但没多久,钱儿爸就意识到自己这是在和孩子做无用的赌气,就及时做出让步,给孩子一个台阶,其中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1、看见、接纳孩子的情绪

他把声音放低,语气放缓,问儿子:“我让你把画拿走,让你觉得难受了,是吗?”

2、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

“其实我绝不是要去羞辱你,只是觉得你好不容易画了一幅画,却没有动脑子,也没有用心画,很可惜。”

3、不要硬杠,要软着陆

“爸爸非常喜欢你的画,觉得你的画真的很厉害,但因为你急匆匆赶完,没有用心画,所以看不成了。”

一番话下来,儿子不仅收了身上的刺,还主动提出要好好再画一幅。

其实,孩子的改变,是需要力量的。

和孩子赌气,只会让孩子内心的能量都用来抵抗父母的情绪,造成亲子间针尖对麦芒。

作为父母,我们能否在被各种琐事缠身,同时还被孩子气得冒烟时,仍保持理智、冷静,不赌气、不钻牛角尖儿,及时带领孩子回归正途,才是我们需要修为的地方。

给孩子一个台阶,就是让父母从孩子的对立面走到孩子的前面去引导。

既给自己一个情绪的出口,也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时间。

惟其如此,孩子才能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行为,慢慢修正自己的行为,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

04

《正面管教》一书说: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我们想要孩子听话,斗狠斗气没有用。

教育从来不是比谁“心狠”,更不是要争个输赢。

在养儿育女的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父母能够适当地放低自己的姿态,做孩子一个爱的容器,始终温柔而坚定地去引导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TA的尊重和关注。

为了我们孩子的明天,愿父母们都能收起自己的坏情绪,放低自己的高高在上的权威,给孩子多一点的温柔、耐心、宽容……

被温柔以待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耀眼。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