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天天头条:有效激发公路交通新基建新动能

2022-09-13 15:51:51 来源:中国交通报

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全球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发挥新基建投资乘数和创新驱动复合效应,推动我国公路交通新基建稳步发展,对于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新基建投资过程中,应处理好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促进增量和优化存量、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之间的关系。

交通新基建投资乘数效应更明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路交通新基建投资有效性特征明显。在稳住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投资政策出台之际,国家一再强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必须是有效投资,这是对国内外经济增长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之后得出的重要经验。市场是检验投资有效性的基本判定标准,一项投资是否是有效投资主要看该项投资能否有效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一般与消费需求在质和量上契合的就是有效投资,反之就是无效投资。这一点可以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中得出。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展开的,同时供给又是围绕需求展开的,因此,总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总需求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组成,它们共同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中,消费属于终极需求,投资与出口属于消费需求的引致需求,其终结目标还是满足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消费需求的投资供给实质上是无效供给。从需求侧演变规律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消费者需求行为数字化特征日趋明显,代表了消费结构的演进态势与迭代特征,线上消费、指尖经济已深入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们的交通出行与物流需求也越来越融入了数字经济范畴,网络预约出行和网络货运的加速发展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与此相适应,在供给侧交通运输产业与数字经济走向深度融合。在车端,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加速研发,车辆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得到革命性提升。在路端,通过车路协同技术的中介作用,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上议事日程,公路新基建随之产生。因此,公路交通新基建投资顺应了运输需求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是一种能与用户数字化需求相匹配的有效投资。

公路交通新基建具有创新驱动鲜明特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新基建是在科技端发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是其鲜明特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权威定义,“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内容。公路交通新基建主要以融合基础设施为主,其核心内涵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公路工程基建,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特征。因此,公路交通新基建既具有传统基建的特征,同时又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事实上,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国内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三大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就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早在1999年日本就提出智慧道路研究计划,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曾推行过ITS信息交互设施计划,在高速公路沿线通过安装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路侧设备来进行车路信息沟通,大大提升了交通安全水平和通行能力。法国提出了“第五代公路”概念,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自动化水平提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较强等方面,其实现途径主要还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这些国外经验来看,未来的新型道路基础设施绝不是简单的土木工程建筑,而是以技术创新为新特征的基础设施。

公路交通新基建投资乘数效应明显。传统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稳定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工程建设本身创造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另一方面表现在为上下游产业创造市场需求,进而带动其发展,转化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扣除储蓄之后,剩下的转化为消费,又会形成新的收入,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形成国民收入的倍增效果,宏观经济学上称其为“乘数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链较长,对建材、机械、人力等产业都具有很强的需求拉动效应。有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每投资1元钱,将拉动相关产业7元钱的投入。

公路交通新基建依然属于基建范畴,对其投资当然会形成乘数效应。但是,与传统基建相比,交通新基建的投资效应更明显。这一方面表现在交通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技术迭代频率较高,必然产生持续的维护运营改造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在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搜寻、识别、传输、响应成本,因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明显减少,引致整个社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必然带动经济发展。关于交通新基建的投资乘数效应,仅就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改造来看,其单公里建设成本约2000万元左右,主要包含了路侧单元(RSU,RoadSideUnit)、边缘计算、摄像头等传感计算设备及5G基站等通信设备和云控平台等数据处理设备等。

推进公路交通新基建需着力处理三大关系

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公路交通新基建主要是通过在路侧(主要依托路侧单元)、云端(主要依托云控平台)加装信息化设备装备来实现。理论上看,这些设备属于公路附属设施的一部分,对于加装了车路协同设备的任何车辆,在不排他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信息交互获得相应的公共信息服务。在排他情况下,则可通过商业化应用收回投资。因此,这些设备总体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即具有公益性也具有市场经营性,即可由政府也可由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具体的投资主体确定可以随公路属性而定,对于公益性突出的非收费公路宜由政府投资,对于收费公路则可以采取PPP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予以完成,特别是对于部分设备,如5G基站等,由于目前主要由各运营商自行布设,更适宜采取市场化方式予以建设。

促进增量与优化存量之间的关系。在新建交通项目上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新基建装备设备,实现传统设施的信息化、数字化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对存量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可以有效提升通行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缓解交通污染。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宜统筹增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加大对交通繁忙地区既有项目的改造力度。

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之间的关系。交通新基建代表未来交通发展方向,因此各地积极开展了各种试点工作。这些试点工作,对于探索我国交通新基建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应看到新基建投资额度大、技术迭代快,且目前作为用户端的智能网联车辆的商业化落地应用还远未大面积开展,海量投资在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实际效益,且易因技术迭代形成浪费。因此,目前还应以试点推进为主,待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技术之后再进行全面推广应用。汲取之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教训,急需避免各地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哄而上”的冲动,通过积极稳妥的试点摸索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基建投资 经济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