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强港航物流 促港产城融合——专家学者献策大运河经济带“重塑”

2023-08-08 14:04:59 来源:中国交通报

纵贯我国南北的京杭运河,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6条主轴之一。如何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势,释放内河港航经济效能,进一步推动大运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以“强港航物流、促港产融合、盛内河经济、兴运河之都”为主题,8月3日—4日,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宁举行,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聚焦大运河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擘画未来。


(相关资料图)

依托水运网络优势 构筑一体化经济走廊

在本次论坛上,如何让“千年运河”再现经济新活力,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点。

“港以城而兴,城以港而旺。”原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黄镇东表示,从物流来讲,港口既是枢纽物流,又是通道物流重要环节。对外开放港口是国家的门户,港口也是城市的窗口,临港工业往往是城市的重要工业布局,更是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特别是“内循环”方面,港口物流是重要条件,有基础性作用。

依托京杭运河运输干线,以沿线经济大市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进展,由此将形成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走廊。

“依托这一‘黄金水道’,加强沿线城市的产业联动和物流合作,可以构筑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谈到,运河沿岸城市产业体系相对错位。依托运河航运,将促进相关城市的合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复兴运河经济。依托瓦日铁路和我国中西部、西北部能源生产基地,为京杭运河中下游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依托山东农业大省,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粮食、果蔬等农产品;背靠广阔的北方腹地,为京杭运河下游的轻工、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航运条件越好,发展业态就越丰富,区域经济活力就越充沛。京杭运河与瓦日铁路、长江、新菏兖日铁路等重要通道联通,多式联运基础条件优越,大运河经济带正在形成。

因河设市的济宁,素有“商贾云集之地”的美誉,伴随京杭运河逐渐发展起来的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等,形成较为齐全的行业和门类。这是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一个发展缩影。

近年来,随着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发展,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正在显现,推动经济业态进一步丰富拓展。从货物运输到文旅发展,从经济增长到文化增辉,京杭运河发挥的作用有增无减。

“京杭运河是南北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不仅是发展航运经济的‘黄金水道’,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沿线城市依托内河航运网络,可以协同联动沿线特色产业,共同赋能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港促城 推动自由贸易政策落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通过对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定位,进一步推动港港联动、港产融合、以港促城,重塑“大运河经济带”,对发展运河经济意义重大。

“目前,内河投资力度加大,逐步转向为区域性、结构性补短板。2035年,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万公里,年投资强度需800亿元。京杭运河通航条件好,内河高等级航道加快整治,整体改善,沿线掀起内河航道和港区建设热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海建表示。

目前,上海港在投资布局多个内河码头,推动大治河河海直达通道开工建设,推广河海直达船型,加强内河市场培育,进一步加强与内河港口的合作联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也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中起到支撑、保障、先行作用。

黄有方认为,下一步,与京杭运河相关的港航业应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打造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在内循环方面,依托京杭运河,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在外循环方面,国际航运向内地拓展成为行业趋势,京杭运河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将充分发挥,可以考虑申请保税区的建设,落地自由贸易政策。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