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打通了!中交一公局集团成功完成门头沟、昌平两处抢通任务

2023-08-05 18:49: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轰隆隆!”随着压路机的巨型滚筒驶过最后一处断点,8月4日晚10点,门头沟区付马路全部抢通。至此,经连夜抢修,中交一公局集团负责的门头沟区付马路、昌平区水活路全部抢通。当前,已陆续有通信、电力等车辆顺利通过,前往沿途断点和受灾村落进行抢修救援。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门头沟、昌平多条道路损毁严重,人员被困,路、电、网不通,救援刻不容缓。8月2日上午,中交一公局集团收到交通运输部关于抢险救援的指令,随即迅速响应,紧急调度、全面部署、火速集结、连夜施工,103名救援人员、42台套机械设备兵分两路,全力打通付马路、水活路受灾民众生命通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力突击 12个小时抢通14公里

门头沟区最大降雨点位达723毫米的雨量,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此次洪灾,道路损毁相当严重。其中,109国道支线付马路雁翅镇至G234段落有14公里道路发生严重坍塌、水毁。

3日凌晨零时,中交一公局集团门头沟救援队56人、27台套设备到指定点集结完毕,等待指令。经过连续14个小时实地勘查断路两头损毁情况,救援队决定从位于雁翅镇的南石洋大峡谷石碑处开展抢修作业,向前推进。位于峡谷内的第一处断点,路面早已被摧毁,从露出的纵面可看到原始的每一层砂石,被冲断的电线杆与树木倒成一片,开路的挖掘机需要边清理各种高压电线,边向前开凿、铺路。“大雨当晚,屋子里面全是水,我们都不敢呆在家里。”住在此处的某矿区工人说,“幸亏你们来了,我们终于踏实了!”

现场,救援队员指挥装载机、挖掘机紧张有序地施工作业,将一处处断点联通起来,压路机紧随其后将土石方来回压实,确保通讯、电力工程车辆可畅通驶入。“我们刚在雄安完成一项救援任务,接新指令后,连夜调遣人员和机械赶到北京参与抢险,现在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抓时间的生命线。”来自一公司雄安项目的救援队员说。为最大力度完成好救援任务,中交一公局集团成立由公司领导牵头的抢险指挥部,调遣在京的一公司、五公司两家单位,抽调京冀地区各项目力量,整合力量、不分你我、齐心协力,7个工作组、两路救援力量同时行动,拉开救援大战。

付马路救援从4日上午10时正式开始,按照指令要求,需在次日凌晨零时前抢通,时间紧、任务重,前方灾情充满未知。“任务面前不讲条件,我们齐心协力、全力突击,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门头沟救援队负责人、五公司安全总监徐传波说。

4日晚22时,付马路14公里全部抢通,共疏通6处大断点,填方5000方,用时仅12个小时。

昼夜不停 2个村生命通道全部疏通

昌平区山区浅山区出现塌方、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流村镇的狼儿峪、北照台等5个村受损最为严重,出现村道断行、通讯中断、村民被困的情况。

3日凌晨两点,中交一公局集团昌平区救援队42人、15台套设备正式开始抢通作业,他们承担的任务是抢通水活路断点,打通狼儿峪村、北照台村受灾民众生命通道。救援队秉承技术先行的理念,使用无人机对救援段落进行提前勘查,并针对各个断点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本条线路共有10处断点,道路破损严重、施工作业面狭窄,我们坚持24小时不间断进行抢通作业,尽一切努力救援灾区百姓。”昌平区救援队负责人、一公司安全总监张国呈说。

3日晚21点,狼儿峪村抢通。救援队马不停蹄向北照台推进。

到北照台的第1处断点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断点。“该处断点道路落崖15米,发大水时,上游很多树木和石块都被洪水夹杂着,以极快速度冲下来,受到洪水冲刷,路基形成大塌方,道路最窄处不足3米,救援设备无法通行。”来自五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的救援队员说。

山洪把道路地基冲成了空心体,要想在短时间修复,非常困难。经过数次讨论,结合无人机勘察结果和技术人员提供的方案,救援小组决定采用降方顺坡的施工方式,即降低土方高度,利用多余的沙石拓宽路基宽度,从而保障抢险设备能够通过此处断点,继续开展前方路段的抢修工作。

历经2个小时全力奋战,救援队打通该处断点,为全线抢通打下坚实基础。流村镇镇长到现场查看施工进展情况时,紧紧握住救援队员的手说:“进展很神速!乡亲们都盼着尽快打通生命道路,我替大家谢谢你们了!”

4日18时许,经过连续40小时鏖战,狼儿峪、北照台均抢通,共疏通10处断点,填方6000余方,受困灾民在人民解放军、消防队员的帮助下安全转移,救援队将尽全力为百姓提供支援。

“我们实施集团军作战,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成功完成下达的救援任务。”中交一公局集团抢险指挥部副组长、安全监督部总经理杜峰说。目前,救援队正严阵以待,将按照地方政府指令安排,闻令而动,全力以赴完成下达的救援任务。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