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智商测试中拿到了很高的分数。因此,她在学校里受到了老师的优待,在家里也因为学习出色而经常被夸赞是个“聪明的孩子”。
她享受着这种赞美,一直努力学习,不想辜负大家的期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小学到大学,这个女孩的学习都很优异,可她越来越不快乐。
因为随着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越来越深入,她在学业上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这使她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
而且,她无法控制自己的好胜心和挫败感。
在专业领域内,一旦看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她就会感到沮丧,觉得自己难以超越他们。
在这种心理折磨之下,这个女孩放弃了充满压力的“天赋”,开始停下来思考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
她开始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
这个女孩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最后写出了《终身成长》一书。
看完这个故事,想问问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小编看到的是,“心理韧性”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突出、顺风顺水,但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比起期待孩子成为一个天才,不如赋予他们强大的心脏:“心理韧性”。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心理韧性”是决定一个孩子在未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何为“心理韧性”呢?
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面对挫折和逆境时,能从容应对、坚持下去的能力。韧性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原状,甚至使其获得成长。很多家长会有类似的感受,觉得现在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经历一点挫折就难以适应,甚至采取非常极端的解决方式。
积木没搭好,孩子就开始哭!
考试没考好,孩子就开始闹!
没有被老师表扬,孩子就不高兴!
跟小伙伴一起玩游戏自己输了,孩子就发脾气!
实际上,这些情况折射出的正是孩子的心理韧性不足,在面对压力或逆境时没有足够的“弹性”来助他复原。
作为父母,我们也知道,无论怎样爱孩子,也不可能永远保护和照顾他的一切。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心理韧性足够强大的人,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教会孩子掌握缓解压力、接受拒绝、化解情绪的正确方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让孩子成为眼里有光、内心强大的人呢?
不要越俎代庖,允许孩子独立面对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少父母会帮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这其实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一旦缺乏了真实体验的机会,心理韧性就很难得到锻炼和成长。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和分析,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韧性的机会。当孩子明白“努力是成功路上的重要一环,困难越大就越需要努力”时,孩子的适应力就会越强。
给失败一个拥抱,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没有人喜欢失败,特别是孩子。但是,接受并拥抱失败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增强儿童的抗压能力至关重要。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指导,让孩子了解整个分析的步骤和过程,如:
带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梳理新的目标;收集信息,调整学习方法和时间;提出多种方案,每个方法各有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接受且高效的;确定最终方案并开始实施。
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完成任务
在培养孩子韧性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与鼓励必不可少。整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不是一受挫就一蹶不振。
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他,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不要怕,克服它,就是成长,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建立同理心,增强抗压能力
建立同理心是迈向抗压能力道路上经常被提及的一步,这可以使孩子有洞察力,并将帮助他们理解(并制定应对方法)消极的情景和感觉。
通过问孩子一些问题来引导孩子: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使事情变得更好?
承担家务活,琐事中锻炼毅力
将家务活纳入孩子的日常活动是建立抗压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琐事里,孩子还不能获得的乐趣,但是却必须要做。使孩子熟悉“奋斗”这个概念,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很有用,一旦完成任务,甚至会有成就感。罗曼·罗兰说过: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呢?它有幸福,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痛苦……“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希望父母能帮助孩子认清并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眼里有光、内心强大的孩子,不如从现在开始吧!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培养孩子韧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欢迎各位爸爸妈妈们来评论区分享。作者:小甜甜,部分图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键词: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