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级第一牛津毕业”冲上热搜
被质疑的所有“神仙标签”都是真实的
(相关资料图)
前不久,一位博主katekate朱朱 分享了她在毕业典礼上的视频,分享她以牛津大学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学建模专业毕业了!并拿到牛津大学200%的博士奖学金。
「牛津大学」「年级第一」「200%奖学金」,这些标签每个单拎出来都已是让人疯狂膜拜了,更何况全集中在一位女生身上。
于是 #中国女孩年级第一牛津毕业#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截止发稿,已引起1.7亿阅读,8.2亿讨论。
然而,一片的夸赞之后,这位深圳女孩朱朱,评论区也迎来了大量的质疑——质疑她的学历造假,质疑她是微商,形容她是“学媛”“骗子”......
她的个人经历、地址等信息被扒,过往言论被“挖坟”,朋友的身份信息也受到牵连,甚至她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影响。
漫天的恶意席卷而来,朱朱并没有被击退,而是开始了正面回应,就有了网友感慨的“爽文一般”的反击——用官方可查的证据和真才实学的能力,证明被质疑的所有“神仙标签”都是真实的。
质疑牛津学历造假?牛津官网链接甩出来,在接受采访时提供学生证、录取offer、在校所获荣誉及毕业生导师评价等等,有理有据不带怕的。
质疑她专业造假,出题测试她?她很快用解题的方式作出了回应,网友还不信,她便直播做题,让大家心服口服。说她水实习?查一查LinkedIn,她有2年的J.P.Morgan(摩根)和高达4年的Goldman Sachs(高盛)工作经验。
来源:LinkedIn
然而,即便所有引起争端的身份全都在互联网上可以被查实,她依旧被嘲讽“微商”“学媛”“炒作”……
于是她又上传了第二个视频,并且发布了一条“反思”微博,在这里也展示给大家:
面对质疑,这个仅28岁的女孩不仅勇敢为自己发声,同时还鼓励女性发声:“好像很多人想告诉我,博士不该是这样的,搞数学的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希望可以对减少社会对博士生和科研者的刻板印象。希望下一次,在世界另外一个角落,一个女孩子分享自己成就时,那个想骂她‘学术媛’的人,会想起我做的那道数学题。世界不完美,但仍然是一个值得努力去改善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掌控别人的言论,但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女性的成就应该勇敢说出来,应该被看见。”……确实,她并非是大家刻板印象中“女学霸”“女博士”,但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做学术和爱打扮并不冲突,做事业和懂生活也不冲突,爱分享、爱塑造平台人设并不是问题,只要有真材实料,一样值得人们尊重,而这不分男女。因为这次热搜,让朱朱曝光在广大网友面前,深扒她的个人经历,才发现她的成长故事,比小说更精彩。
小学被劝退,妈妈家教2年后跳了6级
12岁考上深国交,16岁考上牛津
据了解,朱朱祖籍在湖南,在深圳长大。母亲曾经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父亲则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然而,朱朱小学时是个“学渣”,是校方眼里典型的“问题少女”,她不喜欢穿校服,还总是刨根问底,如果老师的回答不合道理,她就会以迟到早退抗议……10岁那年,她因被校园霸凌和身体原因,经常缺课,学校以她长期缺勤、成绩不好、不听管教,对其劝退。那一年,她读四年级。朱朱的妈妈做了一个极具风险的决定:索性让她退学,自己在家教。而这一教,便是两年。2004年,她开始了在家学习的生活。朱朱回忆,在家学习时,妈妈更像是一个导师的角色。比如关于三角函数,不同于学校里老师一步步讲解教授,妈妈会告诉她,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哪几本书,如果感兴趣,她就可以自己看、自己学习,不懂的就去问。她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与同龄人不同。常常是上午10点开始学习,到了中午和妈妈外出吃个午饭,再回来学习到下午5点。有一次,父亲心血来潮给朱雯琪讲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详细到每一步的证明,洋洋洒洒十几页纸,看得她震撼不已。自此,朱雯琪第一次感受到数学之美。在父母的支持下,两年家教,她学完了6年的课程。2006年,妈妈为朱朱物色到了深国交。当时的深国交才刚刚创办不久,然而其颇具自由度的选课制、走班制,以及小班教学的新颖办学方式,深深吸引了朱朱的母亲。在经过数学、英语和面试后,朱朱考进了这所后来被誉为“牛剑收割机”的国际高中。经过深国交四年的滋养后,朱朱迎来人生转折点——她收到了来自牛津大学数学系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成为牛津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女学生。2010年,16岁的朱朱在叔叔的陪伴下,去牛津大学面试,被主考官形容“还是个baby”。说起牛津大学的生活,朱朱笑道,“我是被牛津养大的。”因为年纪小,大学生不再由英国本地人做监护人,于是学院便成为了朱朱的监护人。从此,朱朱开启了一个人在英国,在牛津的奇遇般的全新旅程。叔叔带朱雯琪去牛津面试
离开金融圈回到牛津大学
从世俗“成功”回归热爱的数学
2014年,20岁的朱朱在牛津完成学业,以年龄最小的应届生身份毕业。随后她一头扎进华尔街,入职世界顶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她梦想着改变世界,而金融是最有效的方式。2017年,她第一次跳槽,被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聘为合伙人,有了自己第一套房子和第一辆车。朱朱在中环工作2020年是个转折,她毅然决定放弃200万的高昂年薪,重回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并获得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随后取得牛津两个奖学金博士offer,一个是数学方向,另外一个是数学建模方向(获得200%的奖学金),现在,她继续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相隔10年的两张牛津学生证
有很多人不解或者好奇她的选择:放弃光鲜靓丽的工作和优厚的年薪,辞职要重回牛津大学继续读博士,到底是为了什么?朱朱表示:在摩根、高盛等公司工作的7年里,投行的高薪工作,让她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尝试了奢华的生活后,她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价值焦虑中,像是“失去了生命中的锚”。长期以来,朱朱习惯用数学思维寻求每个问题的“解”,于是她又开始翻起了论文,从大二大三的数学开始复习,一门一门地看MIT和牛津的公开课,把自己变成一个“996做题家”。对数学的热爱,在她心中逐渐复苏了,相隔10年,她再次回到了牛津。“我意识到,数学是我生命中的1,金融、朋友、甚至身体,对我来说都是后面的0。或许我曾有迷茫,但终不敌所爱。”26岁,朱朱再次入牛津关于未来,朱朱表示,自己未来的规划是继续将数学研究下去,成为像她导师那样的人,学成之后,回国为所在领域做一点贡献。她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金融圈和学术圈之间,充当一个桥梁,对接双向资源。朱朱的成长经历很难复制,但也正如有网友抨击她文风很微商时所言:“阳春白雪,大花棉袄,微商,生命力,草根,励志,百花齐放,多好呀。”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往往会强调让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规范,而忽视孩子的个性成长。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规范”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孩子的个性被压制。
那些像朱朱这样从小个性突出,有某个方面特长的孩子,可能被判定为“叛逆”“不听话”“不服管”等,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大有可能从此被埋没。
而一直以来,国际学校都非常倡导个性化教育,其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课外活动等,都能够从多方面鼓励孩子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无疑,朱朱是幸运的,她的爸妈并没有因为她的个性“与众不同”就把她当成“异类”,而是因材施教给她最合适的培养,给她选择合适的学校,让她得以自由生长,发挥优势。
朱朱的成长和收获,除了她自身的自律努力外,离不开父母睿智的选择和支持,离不开在国际学校和牛津大学的学习经历。无疑,国际化学校给了朱朱这个从小“与众不同”孩子,一个成长成才的新出路。
关于国际教育,就不得不提香港,无论是办学历史、教育条件、升学成绩还是性价比,在亚洲数一数二,近期是香港热门学校入学申请高峰期,有意向申请的家长,赶紧规划!欢迎添加升学顾问老师一对一咨询规划。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方日报、深圳商报、科学网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