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环球观察:“阳过”之后才明白:孩子幸福一生的秘密,就藏在这4个教育真相里

2023-01-10 18:08:51 来源:国际教育网

看到这样一条扎心的朋友圈:


(资料图)

阳了以后,没想到让我失望的不是老公,而是孩子。

十几岁的人了,只享受别人的付出,没有一点为家人做点什么的想法,太寒心了。感觉自己13年来,一直教育错了......

疫情就是家庭教育的试金石,试出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参差,也曝光了父母教育的缺失。

以前总觉得,孩子能好好读书,有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就是最重要的。

可3年疫情中的种种经历,却让无数父母开始反思:教育孩子,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4个教育孩子的真相,所有父母都该早点知道。

学会“蹲下来”与孩子相处

我们有位学员妈妈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曾经是一个不言苟笑的虎妈,每次辅导作业都会化身河东狮吼,让女儿特别害怕。

直到一场疫情让她见到了周围无数人的变故后,她的内心深受触动,对女儿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她变得柔软而平和起来,不再吼娃,不再逼着女儿做卷子,反而会提醒孩子劳逸结合,并鼓励对方去做喜欢的事。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份改变对女儿的影响也特别大。

渐渐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了,而且更加明事理,开始和好友说更多的心里话,亲子关系也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女孩直言不讳:“妈妈现在变得好温柔,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人间草木》一书中,著名作家汪曾祺写道:

“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其实很没意思。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威严而冷酷的家长作派,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而真正的爱,也从来都不是说一不二的控制与命令,而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紧密联结。

这需要我们家长“俯下身”、“蹲下来”,与孩子共情,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到他们的情绪与思想。

培养孩子自律好习惯

新冠三年,居家和网课成为常态,那些毫无自制力的孩子,逐渐放飞自我,现出了原形。

有位妈妈假借送水果的名义,想看看女儿上网课的状态如何。

推开房门却发现,女儿根本没有上课,而是吃完一堆零食,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然而在疫情之下,仍然有孩子毫不懈怠的身影。

上海静安区的初中女孩小毛,在感染之后被带到了方舱医院。

那里学习环境十分嘈杂,可小毛很快就适应了,她用床头柜当桌子,用行李箱当椅子,每天照常上网课、复习、写作业。

她还笑着说:“其实就是换了个环境写作业而已。”

西奥多·罗斯福说过: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与不自律的孩子,早已在这场疫情中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他们未来的人生也注定会有难以跨越的鸿沟。

人生拼的是自律,严于律己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父母要在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制定规则、狠心监督,做好孩子的榜样和陪练。

帮孩子去除本性中的任性和散漫,让自律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才是成功的教育。

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位网友说,因为居家活动受限,加上对病毒的恐惧,4岁的女儿每天闷闷不乐,还表现出异常的担心和焦虑。

而8岁的儿子,虽然不像妹妹那么害怕,但是情绪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急躁不安、爱发脾气,在书桌前坐不住,动不动就看着窗外发呆。

这其实就是新冠对孩子产生的“次生灾害”,也就是疫情对于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的消极影响。

在不久前的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分享的最新数据显示:

新冠疫情发生三年来,“全球新增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1亿人出现失眠障碍。疫情对全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少要持续10-20年以上。”

后疫情时代,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此,与追求高分、拿好成绩相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他们打造一颗顽强的“大心脏”,就显得更加刻不容缓。

这份强大的内心,会让孩子在顺境时宠辱不惊,在逆境时乐观豁达,哪怕跌落谷底,也能拥有绝地反弹的能量。

这样的孩子,不会被生活的磨难所打倒。他们,才是生命真正的强者。

调整好情绪状态

今年上海封控时,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一碰就炸的妈妈》火遍了全网。

文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疫情封控下妈妈和爸爸因为日常琐事爆发冲突,末尾处的感叹更是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哎,这病毒再不清零,妈妈的温柔就清零了,到那时候,日子还怎么过啊?”

我们常说,孩子是环境的产物。

当父母把家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场”,孩子也就生活在“垃圾堆”里,自然难以养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尤其是三年疫情,孩子网课在家成常态,缺少同伴交流,户外活动极少,情绪极易焦虑、烦躁,对真实世界无兴趣……

这些变化也打乱了我们家庭的节奏,但有的父母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在一片忙乱中找到平衡,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小确幸。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父母叹一口气,压在孩子身上,其实就是一座大山。

长期生活在悲观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心理能量不断被消耗,成长营养得不到供给,孩子自然很容易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美国作家谢丽尔曾说过:

“人生无常,总会遇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我们至少能够做到改变自己。”

父母应对困难的态度,其实是孩子最好的生活范本。

让孩子看到,不管日子再苦再难,父母也不会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这份乐观与坚强,就是父母给孩子成长的最好助力。

积极面对风雨的父母,才能带动孩子向阳而生。

与所有父母共勉。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热门推荐